穇(cǎn)子,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谷类作物,种子可食用,也可入药。它还有很多别名,比如:龙爪粟、龙爪稷、鸡爪粟、雁爪粟、非洲黍、鸭距粟等等。穇子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,产量不多,目前主要为民间食疗。
穇子米可生长在丘陵山地高寒地带,适宜气候,对土壤的要求不高,耐旱耐贫瘠的能力很强,管理单一。可以种在别的作物难以生长的土地上。
穇子米为灰黑色,颗粒饱满,质地较硬,可制成粥,口感润滑,味道独特,易于消化安眠,具备着一定的营养价值。穇子米的成熟期与水稻、小米相同,有时还可提前收割。
.穇子米收割后,和传统糯禾一样挂在屋檐下或木架上晾晒,放到舂米石碾成穇子米,然后把碾成的穇子米放到碾米石进行碾磨成穇子粉,这时用水浸泡拈成糍粑放到蒸糯机里蒸煮即可食用,这是传统的民间做法。
.在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还没有普及的时候,在贫困农村地区几乎都在食用穇子米。粮食紧缺年代,它曾是主食之一,杂交粮推广后,它濒临绝迹。
现在种植的人越来越少,连种子都难找到,正走向消亡的境地。而每当看到穇子米时,一种思乡的情怀和浓浓乡愁不时涌上心头,或许穇子米是每个农村学子年幼时的成长之道吧。
.据统计了解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目前种植穇子米的人们已经越来越少,几乎失去了谷种,已走向消失的境界,种植的只有一些在家的老年人。
如今,“吃粗粮”已经成为现在健康饮食的代名词了。确实,相对于现在人的生活方式,吃粗粮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健康饮食方式。不过,到底什么叫粗粮?.
湖南老乡有句俗话:“没有到过高山不知平地,没吃过穇子不知粗细”。因为这句话,误导了很多人。在许多人心底,一直认为穇子是非常难吃的粮食之一,而迟迟没有去尝试这道美味。可能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穇子。
俗话又说的好:大米要吃新的,穇子要用陈的。穇子的奇特之处在于,刚成熟的太难吃,但是经过特殊储藏后“醒”来的穇子,脂肪和膳食纤维的转化率会非常完美,营养价值高,口感好。“醒”过的穇子成色不同,营养成份不同,“醒”的时间越长,营养价值越高。纯穇子粉的口感比一般的杂粮都会粗一些,现在人们在制作穇子食品的时候,一般会掺入少量的糯米,这样它的口感就得到极大的改善了。
每当秋高气爽,晚稻还没有收割,田垄上的穇子已经成熟。一蔸一蔸穇子,整齐的散布在田垄上,枯黄的茎叶,隐藏在穇子穗下,穇子穗精神抖擞的立着,颗粒饱满的穗朵也不弯腰。常常好奇,农民为何不把穇子种在田里。
穇子一般被制作成穇子粑,或蒸或煎或炸,非常好吃.
即使生活在农村的人,也很少人吃过,城市的人就更不用说了.
你吃过吗?